不同片幅,相近視角的組合。角的組合。

焦距等效,但透視感沒有等效?

17 分鐘

記得當初 M4/3 系統吸引了一批原先使用 135 系統(所謂「全片幅」)的用家雙修或轉會,但不少朋友覺得很難適應透視感,即使等效焦距一樣,為甚麼透視感總差了一點?具體來說在 M4/3 使用 17mm 鏡頭,有些朋友會覺得透視感和 135 系統的 35mm 相當不一樣,進而認為:「啊,因為那是 17mm 鏡頭的透視感」。

本想這次寫得比較生動一點、不談太多概念,又想分享一點經驗,但發覺這個話題最終還是科學問題佔大部分,所以又必須先科普一下……放心,我會盡量輕手一點,不會很大力(笑)。如果你不想看,又或是這些已經都懂,又想看看我的經驗之談,可以先往下一點繼續看。

透視感
透視感

首先是所謂透視,其實是把立體三維空間的形象表現在二維平面上。在真實世界中,景物的體積、不同景物之間的距離都是固定的,想像一下你站在一個位置,只要你不移動,透視就永遠不會改變。

Credit: 攝影札記
https://photoblog.hk/50182/focal_length/
Credit: 攝影札記 https://photoblog.hk/50182/focal_length/

然後,焦距這回事,科學一點的說法是「成像」與「焦點」之間的距離,貼近一點現實的說法,就是決定畫面的可視角度有多大。結合上述兩點,我們可以總結:只要你站在同一拍攝位置,使用任何焦距的鏡頭,理應得出同樣的透視感,不同的只是「看多一些」或「看少一些」。

最後是片幅,我們知道相當於畫布大小,一張相片可以「看多少東西」, 片幅決定能記錄多少鏡頭投影來的影像。 是不是跟焦距有點像?對,所謂視角其實是由焦距和片幅共同決定的。

等效焦距的意思
等效焦距的意思

實際情況是:如果你使用 135 格式相機拍攝,使用 50mm 鏡頭,你可以得出 46 度的視角;如果你使用 4/3 片幅,在同一距離下要獲得 46 度視角,就要用上 25mm 的鏡頭。既然拍攝距離沒有改變,那就應該得出了相同的透視感。

以下我們又用 135 格式 21mm vs 4/3 格式的 21mm 作例。

A7iii 上的 21mm 視角
A7iii 上的 21mm 視角
E-PL9 上的 21mm 視角
E-PL9 上的 21mm 視角

一般人會誤會超廣角做成的「拉扯感」為透視感,其實只是可視角度變大後的物理現像,實際上透視還是沒變。我能保證,把前者拍的畫面裁切中間部分,就會得出跟後者相同的畫面。

相同的畫面
相同的畫面

不管理論還是實測,都證實了不同片幅在等效焦距下透視理應一樣,但拍攝者的確又有不盡相同的感覺,那說明問題在其他地方……

首先是畫面比例

不同片幅,相近視角的組合。角的組合。
不同片幅,相近視角的組合。角的組合。

4/3 系統的核心是使用了「 4/3″ 」格式的感光元件。這個命名方式,表示這個規格是沿於過去數碼感光元件出現前,用於攝像的「陰極射線管」。

Credit: 維基百科
Credit: 維基百科

因此, 4/3″ 格式的特性幾乎都承繼自攝像管, 4:3 的畫面比例就是其中之一。

4:3 畫面比例/ OLYMPUS E-PL9
4:3 畫面比例/ OLYMPUS E-PL9

同樣是影片拍攝,比電子年代更久遠的上世紀 30 年代, Kodak 設計了 35mm 格式底片,把片幅固定孔橫放,闊度剛好是 35mm 。

35mm 底片其中一種應用,就是大家熟知的 Super 35 格式。
35mm 底片其中一種應用,就是大家熟知的 Super 35 格式。

後來 Leica 拿 35mm 底片格式轉個 90 度「再橫放」,以橫幅取其 36mm x 24mm 範圍,結果以輕巧姿勢迅速普及, 135 系統就定下了江湖地位,以至於現在所謂等效焦距也拿了 135 系統作基準。如果你原本是拍攝中片幅的,大可以把標準鏡頭等效焦距說成是 85mm ,我會相當快樂(笑)。

所謂「全幅」,當年也只是小片幅、「郵票仔」
Credit: 維基百科
所謂「全幅」,當年也只是小片幅、「郵票仔」 Credit: 維基百科
3:2 畫面比例 / SONY a7iii
3:2 畫面比例 / SONY a7iii

36mm x 24mm ,畫面比例是 3:2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看出端倪了。

把上面兩張相片放在一起對比一下,你會發現 a7iii 的 3:2 ,左右兩邊的景物多一點,而 E-PL9 的 4:3 ,上下方景物多一點。

4:3 vs 3:2
4:3 vs 3:2
不同片幅在同一投影下拍攝得到的範圍。
不同片幅在同一投影下拍攝得到的範圍。

同一影像投影,如果我們希望盡用成像範圍, 4:3 和 3:2 就會有不同的畫面。而所謂拍攝視角,其實是指畫面對角線的視角。也因此,有些相機廠商還會列明鏡頭(當然要配合片幅)的「水平視角」和「垂直視角」,供用家參考。

可能是為了迎合 135 格式的轉會用家,早期 M4/3 部分機型出廠預設為 3:2 比例,但我們已知道 4/3 格式的比例是 4:3 ,那這個 3:2 是甚麼回事?答案:裁切。

放棄部份影像,把 4:3 的影像裁成 3:2
放棄部份影像,把 4:3 的影像裁成 3:2

由於 4:3 和 3:2 的不同,以水平視角來說, 4/3 格式本來就比 135 格式窄,把 4:3 的影像裁成 3:2 ,那就會影響到對角線視角。也就是說,假設你原本是一個 135 格式的拍攝者,當你換到 4/3 格式,而又希望繼續使用 3:2 比例,即使你使用了等效的焦距,那麼你最終得出的影像還是會比等效焦距本來的視角還要再窄一點點。同樣的情況,如果你換到 FUJIFILM GFX 、哈蘇 X1D (感光面積 44mm x 33mm ),甚至是中片幅上的 645 格式全幅( 56mm x 42mm ),畫面比例同樣是 4:3 ,你會得出和 4/3 格式同樣的情況。

如果你換到原生 4:3 的片幅,要不要裁成 3:2 ?那就是個人的選擇和習慣、以及對美感的判斷了。

畫面比例與拍攝習慣

解答了透視改變的真正原因後,我認為這些透視和畫面比例的問題,對街拍題材影響最大。

首先不同片幅拍攝出來的畫面,景深可以不盡相同,這關乎拍攝設定。有些街拍者會設定固定的曝光值,例如 ISO100 、 1/200s 、 f/5.6 ,甚至使用 35mm 鏡頭,固定對焦至 3 米左右,那麼 2 至 5 米的景物都能落入景深範圍;當改用 4/3 片幅 17mm 鏡頭,因為焦距短了,如果保持同一組曝光值,景深範圍就變大了,如果我想畫面的背景「散」的程度一樣,光圈就要改到 f/2.8 ,景深範圍才會回到 2 至 5 米左右,而這又會牽涉到 ISO 和快門的調整。

另一個問題是,可以說每個街拍者對於如何拍攝,基本上都已有一套深入骨髓的習慣,例如有些人會用 35mm 鏡頭 2 至 5 米景深範圍保持一個距離拍全身,有些會更進取的用更近距離、更窄的景深來拍半身畫面,但這些都幾乎成為了街拍者的呼吸,甚至 Don’t think just shoot ,那麼無論這位街拍者使用任何片幅,都會站在相同的距離按快門。如果我是一個從 135 系統轉到 4/3 系統的拍攝者,最終以 4/3 系統拍出來的畫面,主體會比較集中到相片中央;也有些朋友會因為視角變窄了而退後一兩步,這更從根本上改變了透視。

說到這裡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看相片,傾向追求「開闊」的感覺,很容易就會關注一張橫幅相片的水平視角包含了多少。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一樣呢?

寫在最後

這次討論的話題,牽涉到器材和拍攝技術,也牽涉到一點美學觀感。其實所有技藝,不僅是個人技術,有時候還要點天時地利人和,手上的器材能不能配合做到自己想要的……攝影這回事作為興趣,有些人偏重做器材黨,有些人更關注如何提升內容深度,沒有誰比誰高尚。如果藝術感是「技」,對器材的理解是「道」,那我個人希望追求的就是技道並進……雖然現在水平沒有很高 XD

最後分享一下一些用 35mm 至 40mm 等效焦距的街拍,主要是使用 4/3 格式和 135 格式。雙修一段時間,基本上都能做到拿起那一台就那樣拍,這裡就不交代每張相片所用的器材了。有些相片是在疫情前拍攝的,所以相中人沒有戴上口罩,並不因為對方意識不足。也提醒大家做好防疫,希望我們盡快能「除罩相見」,哈哈!

分類 //

發表留言

© 2024 https://www.orange-chansi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