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人認為手機的攝影質素已經比肩傳統相機,使用相機的攝影人不斷找出相機的優勝之處,然而相機市場的動向還是不可逆轉,廠商們要麼改變業務重心,更甚者直接終結相機業務,有廠商明言日後只向專業器材方向發展。
E-PL9 直出設定分享:電影化底片風格
目前市場上有些品牌標榜底片模擬為賣點,而在 Olympus 相機,近年也有機型提供獨立分色調整的轉盤,有網友使用分色調整設定模擬了一些知名底片的成像風格,而筆者今次想分享利用 Art filter 來模擬底片。
那山那年:永定土樓半日遊
上回講到前後兩次登上陰那山攝星,第一次是以天氣不佳收場。最後一天回澳前為免白走一趟,我們一行數人決定到鄰近廣東梅州的福建龍巖,參觀永定土樓。
頻譜藝術:光害濾鏡簡易入門
希望拍攝星空的朋友肯定對光害濾鏡有興趣,因為居住在城巿中有各種各樣的光害,總會阻礙我們觀看燦爛星空。然而巿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濾鏡,是否真的有效過濾光害?大部分濾鏡品牌總會同時推出數個不同型號光害濾鏡,這些濾鏡又應如何選擇?
那山那年:陰那山上看星空的日子
時間回到還能出外攝星的年代,港澳和廣東省內天文同好都會到梅州陰那山作天文觀測和拍攝。陰那山位於梅州巿梅縣區和大埔縣交界,主峰玉皇頂高 1,298 米,由於距離巿中心較遠、高度足夠,山上也有住宿配套,作為天文觀測地點條件可謂相當優異。
焦距等效,但透視感沒有等效?
記得當初 M4/3 系統吸引了一批原先使用 135 系統(所謂「全片幅」)的用家雙修或轉會,接下來的問題是不少這樣的朋友覺得很難適應透視感。即使等效焦距一樣,為甚麼透視感總差了一點,具體來說在 M4/3 使用 17mm 鏡頭,有些朋友會覺得視角和 135 系統的 35mm 相當不一樣,進而認為:「啊,因為那是 17mm 鏡頭的透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