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拍星空,真的可以?

18 分鐘

  看見壯麗星河,我們都覺得心矌神怡。近年數碼相機越來越先進,低光夜拍質素越來越好,造就很多攝友把美麗星空紀錄下來,天文、星空攝影終於成了一個大類。

  時間回到 2000 年代初,筆者第一次和同學到澳門黑沙龍爪角觀星。那時的澳門還在急速發展的初期,光害不算嚴重,珠三角的霧霾也比今天稀薄得多,看著頭頂的繁星點點,自此與星空結下不解之緣,

龍爪角銀河
龍爪角銀河,攝於 2019 年夏天。
E-M10 + mZD 8mm f/1.8 Fisheye

  可惜當時的 DC 數碼相機在低光拍攝方面接近無能,當時手上的 Canon PowerShot A70 就不用說了。到 2008 年,買下了人生第一台換鏡相機 Olympus E-520 數碼單反,正式使用 4/3 系統作為主系統。當時天文、星空攝影還只是一個偏門小類,而市場上,也只有當時一直投入到天文攝影研發的 Canon 相機,無論在拍攝質素抑或在配套上適合星空類題材,天文廠商也願意為其推出內置型光害濾鏡等設備。而筆者一直使用 4/3 系統,無論拍攝質素抑或濾鏡設備都令我相當頭痛。

  2011 年使用 Olympus E-5 ,終於嘗試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星空攝影,開啓了這扇大門。那些年熱衷於尋找星空,可惜當時的 4/3 相機感光元件質素不好,橫紋雜訊令人頭痛,不過那種初心令人相當懷念。

2011 東澳之旅
2011 珠海東澳島, Olympus E-5 拍攝的星空,橫紋雜訊讓人氣結……
E-5 + ZD12-60mm

  後來認識了一班有志於天文攝影的前輩,學習了一些天文拍攝技巧,才知道原來原廠對感光元件濾鏡的設定對天文拍攝的限制,也學會了透過疊圖提升信噪比的方法,找朋友幫手拆除感光元件的 UV/IR cut 濾鏡變成全彩相機,才算正式入門。

獵戶座星區
2013 年 E-5 (沒有改裝濾鏡)拍攝的獵戶座星區, 2018 年重新後製版本。
E-5 + ZD 150mm
M45 昴宿星團, 2013 年以沒有改裝的 Olympus E-PL5 拍攝, 2019 年重新後製。
E-PL5 +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80 II ED APO
馬爾代夫的星空
2018 年馬爾代夫的星空。
E-M10 + mZD 7-14mm

  而 2012 年正式開始使用 M4/3 系統,第一台 Panasonic Lumix GX1 的質素與 E-5 無異,後來 2013 年轉用 E-PL5 ,改用 SONY CMOS 後拍攝質素有了飛躍提升。即使是不疊圖、單張拍攝的星空風光也能勝任。

2017 年的夏季銀河單張。
E-M5II + mZD 8mm f/1.8 Fisheye

  到 Olympus E-M1II 推出,感光能力又再有所提升,配合 8mm f/1.8 PRO 魚眼和 4/3 的 14-35mm 等鏡頭,已成了筆者的星空拍攝利器。而今年台灣廠商 STC 推出了內置型的光害濾鏡,終於解了八年來沒有濾鏡可用之苦……

夏季銀河
沒有光害濾鏡加上橫琴長隆方向的光害……能看到一點夏季銀河算我贏了。
E-M1II + ZD14-35mm

  故事說完了,回到標題: 4/3 拍星空,真的可以?

  這些年以「 4/3 拍星空」為標題,在各大 4/3 和 M4/3 論壇發布貼子,曾經也收到不少質疑。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筆者可以說,沒有甚麼不可以。當時因為後製技術不好、也要顧及各大論壇的檔案大小限制,相片像素一直限制在 800px 或 1024px 。

那些年的 800px 輸出,現在看來真慘。
E-PL5 +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80 II ED APO

  直到近年改用 Facebook 、 Flickr 和個人網站分享相片, 又接觸到 PixInsight 天文後製軟件,才學會在疊圖後提高了的信噪比中榨取出最好的畫質,後制技術提升,才正式改以 2048px 輸出。

  個人經驗認為,天文、星空攝影的最終拍攝質素是受到一些條件決定的,這些條件的影響力按順序排列如下:

一、對星空的認識

  曾經在社交網站看過有人貼相說 M4/3 完全不能拍銀河,但原來他拍攝的並不是銀河所在的方向。要拍銀河首要就是知道銀河升起的方向和時間等等,現在手機軟件星圖相當方便,可以輕鬆模擬預測。

  另外,心目中的銀河是怎的呢?是像一條「大海參」?北半球在夏天和冬天看到的銀河是不一樣的。「大海參」 通常是夏季銀河的樣子,夏天的晚上,天空的方向是遙望銀河系的中心,由於中心黑洞吸積的關係,銀河看上去就非常燦爛。

龍爪角銀河
夏季銀河像「大海參」,拍攝前要先預測銀河中心的位置,才能配合地景構圖。
E-M10 + ZD14-35mm

  相對來說,冬天的晚上,我們是從銀河系往邊緣方向看過去,相對來說就像一條靜恬的河流,星空充滿河外星系,這些都是我們要注意的。

輕井澤冬季銀河
輕井澤冬季銀河, 2018 年初拍攝。
E-M1II + mZD 7-14mm

二、良好天氣和環境

  這個不必多說,在光害和霧霾環境下,連肉眼都看不到星空,又怎可能拍攝?

  筆者較多拍攝深空攝影,對天氣的要求極為嚴格,但其實如果是風光攝影的話,即使有雲也可以作為創作的一部分,不過還是需要清澈而光害較少的環境。

沖繩之夏
沖繩之夏, 2017 年。
E-M1II + mZD 8mm f/1.8 Fisheye
銀河中心特寫
銀河中心特寫,需要跟蹤攝影和疊圖才能拍到這樣的效果,但天氣才是最大的關鍵。
E-PL5 + ZD14-35mm

三、對數碼攝影的理解

  到了第三點,才是與攝影技術相關的因素,而技術亦比器材更重要,到底要多少曝光才能把銀河呈現?如果我不是拍攝星流跡作品,那應如何保證星點不會「拖線」?善用「 500 rules 」計算最長快門時間( 500 ÷ 換算成 135 片幅後的焦距,以秒為單位),這些都需要知道。

如果本來就打算拍攝星流跡的話,倒不用理會星點「拖線」。
E-M1II + mZD 7-14mm

  而後制時如何調整才能讓銀河更顯眼?說疊圖可以加強信噪比、減少雜訊,那疊圖又是怎樣操作?疊圖可說是天文攝影的基本,就算是星空風光攝影也可以用得上,前題是你需要有跟蹤用的赤道儀或攝星儀,再利用疊圖、合成等技術去提高星空攝影的質素。常用的疊圖軟件包括 Deep Sky Stacker 、 Registax 和 AutoStakker! 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了解一下。

  下圖最能展示疊合對雜訊表現的改善,如果你對後製有所認識,即使是拍攝星空風光也可以利用疊合方法分開處理星空,以進一步優化畫質。

疊合前
單張後製過,明度雜訊不忍暏。
E-PL5 +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80 II ED APO
疊合後
六張相疊合後,雜訊減少,星雲的紅色細節也有改善,如果你能拍攝更多張數來疊合,畫質還會進一步提升。
E-PL5 +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80 II ED APO
木星
以 E-M1II 拍攝的木星。利用 4K 影片拍攝約 1,000 幀作疊合後才能有效推出更多細節。
E-M1II + Borg 107FL

四、使用器材

  刻意把器材放到最後,是因為器材真的不重要。

  的確,片幅越大質素越高,但對於星空天文攝影來說,較大的光圈可確保較多的曝光--只要曝光足夠,現代感光元件的畫質就得以確保,而疊圖技術可以進一步拉近片幅差距,把畫質推至一個可以接受的區間。

  M4/3 目前比較多的廣角 f/1.2 、 f/1.4 和 f/1.8 鏡頭,手動鏡頭甚至做到了 f/0.95 ,在光學上由於片幅較細,設計上有效在合理體積下保持了邊位的成像,彗差和色差等都做得很優異;而對深空攝影來說,長焦鏡頭的輕便,還有因為片幅小而較窄的視角也帶來更多的優勢。在天文攝影當中, 4/3 其實是一個相當熱門的片幅。

  香港星空攝影大師「不動明王」經常拿手機拍攝銀河,連手機都能拍,拿著 M4/3 的你又有甚麼藉口說不能拍?

近年喜歡用 mZD 8mm 來拍攝星空,貪其光圈大和 180 度視角,而且光學質素優異,利用軟件 De-fish 後邊角仍然不錯。
E-M5II + mZD 8mm f/1.8 Fisheye
礁湖星雲(M8)
礁湖星雲(M8),全彩 E-PL5 配以 80mm 口徑、 焦距為 450mm 左右的天文望遠鏡拍攝。
E-PL5 +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80 II ED APO

  當然,如果你不是 4/3 片幅的使用者,你可能會對筆者說的不屑一顧,想要好畫質,直接購買最好的器材就是,但世上有百種人,筆者深信人生貴在有選擇。

  對於手持 M4/3 器材的朋友來說,是不是想拍銀河就必須要換門?筆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思考這個答案。

C/2014 Q2 (Lovejoy)
2014 年拍攝 C/2014 Q2 (Lovejoy) 彗星,是一次對技術的挑戰。
E-PL5 +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80 II ED APO

  就像遺憾補完事件,在技術和知識進步後還可以把拍得不好的照片提升質素,器材本來就不應該是攝影的限制。以有限的條件取得可喜的成果,那種甜美不是原來條件就高大上所能品嚐和明白的。

分類 //

發表留言

© 2024 https://www.orange-chansir.com. All Rights Reserved.